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教育也要实现两个转变重要思想的落实,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 “ 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 ” 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 9 月份,赛期四天(具体日期届时通知)。从 1997 年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即今后凡逢单数年号时举办全国竞赛。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采用 “ 半封闭、相对集中 ” 的组织方式进行。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队内学生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期间不允许任何教师或其他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指导或引导;竞赛期间参赛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员讨论商量。参赛学校应将参赛学生相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实验室内进行竞赛,便于组织人员巡查。为保证竞赛工作,竞赛所需设备、元器件等均由各参赛学校负责提供。
创新基地正以此为契机,通过全国和校级的电子设计大赛,目的在于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对同学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同学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同学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举办比赛,增强课外科技氛围,努力开拓第二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我校于 1995 年首度参赛。在“ 200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同济大学比较成功参加了电子设计制作部分以及在交大举行的答辩。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上实现了“零的突破”,第一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同济大学的出色表现使我们获得“优秀组织奖”。同济大学参赛的十一支代表队全部获奖,这是我们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其中:由自动化专业的叶晨、夏增林、张灿辉;电子信息专业的周岩、朱昀、史晓锋同学组成的两支队伍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另外全国二等奖一队,上海赛区二等奖三队,上海赛区三等奖四队,成功参赛奖一队,并代表上海赛区到北京参加全国颁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