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心组织架构图

        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7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上海市第一家计算机学科的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中心凝练近年来教学成果,2022 年由中心首届主任蒋昌俊院士牵头,联合上海交大、 复旦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长三角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及产业转型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目前中心将已有的1 个教学研究室、12 个实验室、1 个IBM 技术中心(同济大学IBM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 个创新基地按照功能进行整合集成,分为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

        示范中心在学校设备处领导下,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保障方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5年间制定(修订)了29 项规章制度。示范中心实行主任和各子平台负责人分层管理的模式,教学实验队伍依托电信学院、软件学院的强有力的师资,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补充,不断吸引新教师 投入实验示范中心的工作。示范中心自2017 年起成立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 聘请国内头部高校知名教授担任委员会委员,每年年末召开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中心当年度工作情况,给出进一步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示范中心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规划和中心近 5 年的工作规划,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果如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2018 年和2022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7 门(含1 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大学计算机基础》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突破性地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一等奖。同时,耗资1000 多万购进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的新型实验设备,直接支撑了各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同济 “智能+”赋能传统优势专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