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挂帅的SITP领导小组,各基地成立由基地负责人领导的SITP工作小组。
二、 同济大学第一期SITP立项年限及参加对象
1、同济大学第一期SITP立项年限(指迄止时间)
原则上大部分项目应于1年内完成(2006年6月—2007年5月);部分项目由于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申请半年完成(2006年6月—2006年12月);
2、申请参加SITP项目的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为主(五年制为二、三、四年级为主)。
三、 SITP项目立项方法
以各创新实践基地为主体,认真组织立项,每个基地确立5~10个项目。SITP项目采取教师与学生均可申请立项的方式,欲申请者分别填写“同济大学第一期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ITP)项目申请表”教师用表(附件二)和学生用表(附件三),申请表要求计算机输入(填写)。于5月下旬各SITP项目工作小组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经评审同意立项的项目请填写“同济大学第一期SITP项目汇总表”(附件四)于
四、 SITP项目申请方法
学生可根据《同济大学第一期SITP项目指南》选择项目,并下载填写“学生参加SITP项目研究报名表”(附件五),向项目所在基地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后确定项目研究成员。各基地于
五、 SITP项目资助经费
根据学校下拨的SITP专项经费和第一期SITP项目总数、根据立项情况给予1000~5000元/项的经费资助,实行专款专用。
六、 SITP项目中期检查、结题答辩
1、2006年12月基地组织第一期SITP项目中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第一期SITP半年期项目于2006年12月组织结题答辩,一年期项目于2007年5月进行结题答辩。
七、 SITP项目研究成果简介汇编
2007年5月各基地将通过结题答辩的SITP项目研究成果简介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由教务处组织汇编《同济大学第一期SITP项目研究成果简介》,并进行总结和交流。